標籤

about Sasha

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

[書籍心得] HQ事件的真相-誰殺了諾拉





推薦指數:10分(滿分是10分)

最近試著想把自己看的每一本好書都寫心得出來,我想,這跟電影一樣,看完電影總是想跟別人討論,看完一本書也是會想知道其他人是怎麼想的。

但是市面上書籍眾多,加上寫閱讀心得的人比寫電影心得的人要少得多,所以閱讀漸漸的就變成"獨樂樂"了,我覺得這樣很可惜,所以才開始想試著寫自己閱讀過的每一本好書。(吳明益的複眼人心得我會重寫!)

這一本是偵探推理小說,娛樂性頗強。適合長期上班疲憊、下班後又覺得自己沒有成長,身心靈都快枯萎的人閱讀。

一來閱讀這本書,某種程度上有達到娛樂的效果,二來又會觸及到一些人性思考的部份,算是具有雙重效果的知性娛樂吧。





-------以下心得會提到部分劇情,還沒看過的人請先離開喔------

1. 這一本很吸引我的其中一個原因,是時間的編排性。

章節開頭從31到1,這點很有特色,我甚至還記得當我看到"1"的時候,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,這是最後一章,也是讀者追這個故事的最完整的真相與答案,但名稱卻是1,好像他其實就發生在那裡,只是時間過去,因為出現了2、3、4、5、6種種的交織,導致1離我們如此遙遠,又讓人看不清,但卻是最純粹、又最簡單的1。

書中分三部,前言是第三部的開頭,好不容易跟作者一樣,以為都真相大白時,卻又有更多疑惑與不解冒出,於是留待第三部繼續挖掘。這種倒敘與敘述的編排方式,我其實很喜歡。

2. 如何看待書中角色,其實會受條件性的訊息所影響。

裡面似乎沒有完美的人,每個人做所謂的"錯事"都有著不得已,又可以歸之為『人性』。我記得我閱讀這本書時,非常投入,快要跟男主角融為一體一起辦案查兇手的程度,但是真相大白時,我卻渾身感到不舒服。

因為我回想起,我對書中人物的想法,讓我對自己產生懷疑,我們人是不是就是這樣?作者丟一個線索給我們,或是我聽到某個人物曾經做過什麼事,我對他的想法就隨之改變。

我閱讀這本書時,兇手一開始是猜崔維斯,後來又改成猜是史登,之後又覺得兇手是諾拉爸爸。

可能是我想太多,但這整個過程,卻讓我想到台灣媒體與閱聽民眾的關係,台灣媒體是不是也可以這樣操弄著我們?先讓我們引起對一個事件的興趣,中間慢慢丟訊息,去"引導"我們思考,就算兇手真的是A,也可以藉由放消息的方式,讓大家往B的方向猜,就跟我隨著閱讀,線索慢慢揭露,兇手人選也一直改變一樣。

不同之處是,推理小說最後還是會讓你知道『真相』,但現實的台灣新聞,是沒有所謂的真相的。

3. 對路德的不捨與哀痛。

我們這個世界有太多路德了,我很生氣作者安排這樣的角色,路德有一顆最美好的心、最出眾的才華,然而卻因為外表,成為像陰溝裡的老鼠,見不得光的蟑螂般活著,他的一生,就是悲劇。

短短一生卻無好友;有愛他的家人,卻不信任他;工作多年的雇主對他也只是同情、卻非信任,他人生短暫的美好,是來自偷別人的時光,唯一屬於自己的才華的作品,不是被塵封,就是冠上別人的名字。

對於路德,我真的是又氣又難過。

路德就是鐘樓怪人,充滿才華卻無法存活於世,默默對自己愛的人付出,卻不求她的回報。

4. 就算做了一連串『對』的事,也可能會招致錯的結果。

主角勾德曼做了很多努力,把真相挖掘出來,還一些人清白,但是...對於還活著的人,這些秘密公諸於世,又會對他們造成多大傷害?

就連勾德曼本人與恩師柯柏特的關係,都因此而受到巨大的影響。對他本人來說,到底值不值得?

如果可以重來,勾德曼會不會就在筆跡(證物)驗出是路德時,就收手不查呢?

5. 我最最喜歡的部分,是在676與677頁那裡,這個故事的事實起因,來源複雜,而且是建立在許多許多『巧合』上,如果不是A角色在某一年某一天經過那個樹林、如果不是B角色有那個基因會引出某個疾病、如果不是誰遇見誰、如果不是...有太多的巧合,一個堆疊一個,像是註定好的一齣戲一樣,時間到了,演員彼此遇見,上演,故事經過33年後,戲才落幕。

這種寫法,讓我想到紅樓夢。

我很喜歡這種種種巧合,其實不是巧合,而是已經被安排好的命運的感覺。

6.  主角的媽媽好腦殘,完全不曉得為什麼要安排這樣的人物與角色?

不曉得原意是不是要搞笑?但說實話,除了讓人更心煩之外,毫無任何用處,而且媽媽的對話內容空洞到讓人覺得荒謬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