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

about Sasha

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

[輔導諮商] 精神疾病與自殺

今天去聽這類相關課程的研習,就想把聽到的在這邊分享。

很少有人能夠上一堂『認識自殺』的課吧?如果我們能對自殺有完整的認識,或許有時候,我們可以避免一條人命的喪失。

自殺的人,一定是有一個衝動,那個衝動一過,或許他就不會自殺了,但也有可能,他本來在猶豫要不要自殺,結果突然受到什麼刺激,一衝動,就去自殺了也有可能。

但這樣子聽起來好像很可怕,誰知道我們會不會做什麼事就刺激到人家?

但其實,自殺的個案裡頭,有98%的自殺死亡者罹患精神疾病。想想看,每個人都有遇到挫折與感到痛苦的時候,但大部分的人並不會因此選擇自殺,會選擇用自殺這個方式去處理,比較常見的類型是『重度憂鬱症』,『酒癮藥癮』,『情緒不穩定人格障礙』。

憂鬱症真的很讓人感到痛苦阿。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吧?笑不出來,沒有食慾,覺得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,這樣的感受持續個兩天就很讓人受不了了,但憂鬱症患者,承受著這樣的感受超過兩週以上,而且因為社會上一般人的誤解,覺得遇到一點小事就得到憂鬱症,也太沒用,更是讓人難以啟齒,或是難以面對他人。

情況漸漸嚴重的話(重鬱症),會開始動作說話都變得遲鈍,整天想一直睡,不想醒來,晚上睡不著,凌晨又早起,很煩躁,靜不下來,好痛苦,每天都這樣活著,很累吧?

那來想想怎麼死會比較好吧。





躁鬱症患者比憂鬱症患者更有自殺的可能,因為憂鬱症長期都很憂鬱,那就算了,但躁鬱症患者是有週期,躁完變正常,然後又開始鬱,之後又正常,然後又躁,就這樣循環,在躁的時候,患者是非常有活力的,注意力集中,覺得自己什麼事都能做到,喜歡侃侃而談,有自信,突然從這樣的高峰變到鬱,什麼能量都沒有,以前可以做到的事現在都做不到,那樣的落差之大是可以想見的。

罹患精神性疾病就跟我們感冒一樣,身體會生病,心也會生病,假設我們的腎不健康,我們無法用意志力叫腎健康一點吧!說『腎,快給我動阿,腎,快給我好起來!』,同樣的,憂鬱症或躁鬱症也是一樣的,可以透過藥物治療讓情緒穩定,如果生活的環境會讓人造成壓力,這部份可以另外去跟諮商師談,慢慢來,就會復原,會健康。

關於自殺,有幾個迷思,我們可以一起來打破。

第一是,大部分的自殺都是毫無預警的。但根據研究指出,45%自殺前有確實的表達意圖,有超過八成的人,死前有留下警訊,只是都被我們忽略了。

(例如自殺前有跟平常不一樣的細小行為,死前有打電話,死前有跟別人說我真的很難過等等,只是有時我們的回應,並沒有辦法紓緩他們的焦慮與不安,反而更讓他們認為沒有人懂他,因而確更加深自殺這想法。)

第二是,老是說要去死的人不會真的去死。這是錯的,就算是開玩笑,為什麼會拿『自殺』來開玩笑?也有可能因為我們不正視這句話,所以他真的用行動去證明他是認真的也有可能(自殺的人總是需要一點衝動)。

第三,只有懦弱的人才會想要自殺。其實,會去自殺的人不代表他不想活,只是因為活著太痛苦,他無法承受,才會選擇用這種方式。

第四,一個有憂鬱症的患者,突然不憂鬱了,表示他變好了。不不不,這表示他度過猶豫的自殺期,結束自殺前的焦慮,下一步就是去自殺了。

第五,跟人討論到自殺,會引發他人想要自殺的念頭。研究指出,會自殺的人,自己就會有那些念頭了,你跟他討論自殺,反而只是幫助他釐清自殺的想法,並不會增加他自殺的意念,所以不用擔心說錯話這一點。

第六,如果有人想自殺,那不管怎麼阻止都沒用。這也錯了,自殺的人通常都很矛盾,一方面他們想活著,一方面卻又想要結束痛苦而自殺。

如果用一個蹺蹺板來看,右邊是幸福快樂(有面對與處理危機的能力,有家庭凝聚力,有宗教信仰,有正面的人格特質等),左邊是憂鬱痛苦(邊緣型人格,家族有人自殺,精神疾病的遺傳,親子關係差,家庭無凝聚力,壓力,創傷,失去重要他人等)。若左邊漸漸超重,最後完全無法負荷,也沒人注意到與拉他一把,那麼,就很有可能走上絕路。

有個故事很可愛,之前燒炭自殺很熱門的時候,大賣場配合自殺防治宣導,把炭放在顯眼處,服務人員會不定時的確認買炭的人的表情,如果是買來烤肉的,表情必定快樂無比(?),動作大方自然;但如果是買來自殺的,因為厭世,所以買炭的時候應該很哀傷憂愁,而且會買的小心翼翼,這時候服務人員就可以主動前去關心。

想知道自己或身邊友人有沒有得到憂鬱症,可以去董氏基金會做憂鬱量表(http://www.jtf.org.tw/overblue/taiwan1/),簡單的測試,便知道自己的情緒狀況如何。

還有,想更了解憂鬱症,自殺防治,或是相關書籍,以及醫療資源,都可以在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的網站找到(http://www.depression.org.tw/index.asp),這是一個很棒的網站唷。

還有,各縣市都有免費的衛生所或心衛中心,有提供免費的諮商服務,如果討厭去醫院的人,或許可以考慮來這邊做諮商服務。

(以上資料皆來自中山醫學大學的憂鬱症與自殺防治工作坊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